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。轉眼間,到舜龍公司工作已近二十個年頭了。這期間,既有接發(fā)煤和跟船的艱辛經歷,也有機關忙碌而平淡的生活,只是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,大多也已隨著時間如流水般忘卻了。
隨著公司的不斷發(fā)展壯大,每年都會有新人如新鮮血液般不斷地補充進來,望著一個個年輕的身影,我的心底偶爾也會聯(lián)想起自己當年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。
那年,確切地說,已經記不起是哪一年了,只記得那是一個特別炎熱的夏天。我在謝一礦發(fā)完煤以后,還沒來得及休息,就接到公司通知,要我押船到江陰。那個時候,由于發(fā)煤量小,發(fā)一拖煤不像現(xiàn)在這樣分工明確。那時,發(fā)完煤以后還要坐車到廠方,在現(xiàn)場監(jiān)督煤車過磅,等廠家化驗結果出來后,如果數(shù)、質量都合格,拿到收條,才算完成任務。
俗話說:“封倉打印,不如癡漢押船”。 由于是第一次跟船,什么經驗也沒有,現(xiàn)在想想,當年對船和船工的認識,還真的如白癡一般,由于登船匆忙,除帶了二件換洗衣物和洗漱用品外,拖鞋沒帶,被子沒帶,防蚊叮咬的藥品沒帶,蚊帳更沒帶……這些都是船進入運河以后,夜幕降臨時,才曉得的“厲害”。
我們跟的船全部是山東人開的,那個時候,船的拖帶量都不大,每條駁船裝二、三百噸,一個拖隊不超過三千噸,船上的設施也很簡單,駁船住戶倒是和現(xiàn)在基本一樣,一條駁船一戶人家。
我的到來,的確給船長帶來了不小的煩惱:一個大小伙子,安排在駁船上,不太合適;安排在輪船頭,機器聲又太大;但實在沒有辦法,最后我還是被安置在船頭。當然,這只限于晚上休息,白天停了船,我是可以到駁船隨意走動的。
跟了幾天船,年輕的我才第一次深深地體味到船上人們生活的艱辛,才明白為什么人們都說:“天下行業(yè)三樣苦,行船、打鐵、磨豆腐”。船在淮河里航行還好,雖然天熱得生雞蛋在甲板上都可以烤熟,但到了晚上,河面上的風一吹,再加上每家每戶在日落之前早已把駁船上潑了無數(shù)遍的河水,鐵板熱量傳的快,散的也快。不到半夜,便能感覺到夜晚的涼意了。這個時候,除了值班人員以外,縱然天空打雷,疲憊了一天的人,也會安然入睡的,更別說機器的轟鳴了。可是,到了運河里,情況就大不一樣了。寬闊的河面不見了,風也像一個犯了過錯的孩子,早已不知躲在了什么地方。小河里的水像死了一樣,靜的看不見一絲波瀾。
每當有輪船從眼前這個默默流淌了千年卻被現(xiàn)代工業(yè)、城市人口日益污染的運河里有氣無力地駛過時,河面的空氣中便如一個喝了白酒又喝了啤酒,最終喝得爛醉的酒鬼,散發(fā)出陣陣難聞的惡臭。這個時候,人們不禁要懷疑:這里是天堂,還是地獄?也許,只有那狂轟爛炸的蚊蟲和被叮咬的難以入眠的船工,才最有可能給出更接近于真實而又完全相反的答案吧……
許多年來,這唯一的一次押船經歷,留給我的記憶是灰暗和枯燥的。此后,由于工作變動,我再也沒有跟過船。
轉眼間,一晃快有二十年了。舜龍公司過去二、三百噸的駁船,早已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技術的進步,或報廢進了拆解廠,或出售改做它用。船上的船民們,也早已從蠟燭照明換成了風力發(fā)電,有的大噸位船舶,還使用上了空調。船員的工資,也比早前多了好幾倍。由于工作關系,我從其它部門調到了航運部,再一次和船、船民們打上了交道,雖然僅有過一次跟船經歷,但那次的經歷是難忘的,它讓我知道船民生活的艱辛和不易,在以后的工作中,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他們,善待他們。因為心底里的記憶告訴我:善待他們,等于善待自己。
(謹以此文,獻給那些常年累月奔波在外,至今仍辛苦工作、生活在船上的人們。)